大自然的原始生命力教導我們編織出各種生命的集結;凝聚部落工藝師、建築和手作的朋友,從山林採集竹、藤、樹皮布等自然樸拙素材,透過眾人的力量編織土地的素材與古老的智慧。
太平洋曼波.2020年
以花蓮最具獨特性的山與海的環境經驗,及居住其中的族群文化的生活智慧與特質為發想。
每天面對太平洋日升月升領受光的生命洗禮,以及海洋與河流帶來的力量滋養與禮物,生活在這裡我們謙虛而含蓄、優雅而柔韌,喜歡與朋友分享、交流,為生命歌詠且自由歡唱~
整體燈區規劃的調性是讓觀眾用漫遊的方式走動,感受花蓮所擁有的能量!有觀賞音樂表演如太平洋之月升起的<月亮舞台>,用竹管所打造的被寧靜星光圍繞有著蟲鳴聲的<島嶼星座>,這竹製涼台可以舒適乘坐是好友相聚聊天觀賞表演的好所在,下來走走欣賞藍色波浪帶來<山林和海洋的禮物>,一整群的飛魚搖曳身姿優游穿梭,最後逐漸走入由植物纖維編織的層層風帆之中,迎面而來是充滿生命力純淨而往上升起的光及內部隱隱發出的海洋波音!
透過花蓮特有的自然紋理和韻律,人文的質感工藝能量,導引民眾用身體的五感感受,來尋回每個人內在生命的自然節奏!以竹子既強韌又溫柔的特性,來表達花蓮人在如此好山好水的洗禮之下,所展現的堅韌且柔軟、包容又分享且優雅的特質。也在各縣燈區中展現突出的質感和工藝表現!
- 光,升起的地方
烤彎竹管、竹片編織、植物染布、鐵件
長8m*寬5m*高4.5m
如太平洋的風帆聚集,層層護衛從中升起的生命之光。
是光的初始,是大地之母,生命的果實,發出內在光的力道和昇華,如漣漪一般往外擴散。外層是強烈而原始的,中間是堅柔並蓄,裡面是純淨且往上升華的。
- 浪潮波動-來自山林與海洋的禮物
花蓮東海岸刺竹、黃籐,Sanku魚筌工藝編織
長7m*寬2m*高3m
造型由噶瑪蘭族一體成形的Sanku魚筌所轉換,有漁獵文化的意涵,來自原始山林與海洋,扭轉的旋動呈現大自然的波動與沖激力量,同時也帶來滋養與禮物!
主要材質使用花蓮東海岸的刺竹與黃籐,編織方式是原住民的魚筌工藝,而燈光的規劃是使用藍色光投射燈來凸顯竹片的扭轉波浪,整體表現出有海洋與河流意象旋動的光之線條。在魚筌內部地上彩色的部分是用細小的燈包裹物體,讓線條自由竄出。
- 島嶼星座
竹管鑿洞透光、竹製平台
長5m*寬2.8m*高0.8m
設計的想法由花蓮海岸阿美族人的Sasa或噶瑪蘭族的生活經驗延伸而來,族人喜歡在家的門口編制一個竹製涼台,讓家人和來訪的朋友在此輕鬆聊天,是聚會和輕鬆交流的地方。
使用竹編涼台可供乘坐的方式,讓民眾進入,創作如島嶼般三個小區,並用竹管中空及鑿洞透光的效果圍繞,內置LED光源,進入乘坐的民眾將會被許許多多小燈如星光圍繞的身體感,同時從竹涼台下方會有蟲鳴的聲音傳來,猶如置身寧靜的東海岸夜晚,賞著星光聊著天,所以在竹床上坐下來就是慢生活的感受了!讓大家在這裡和三五好友閒聊欣賞、和剛好來此聚集的各方互動交換感覺,是一處營造分享和交流的好場所
- 月亮舞台
木作平台、竹片編織、植物染布、鐵件
舞台:長5m*寬2.8m*高3.2m+兩側竹屏風
用太平洋的月升為場景,當月亮時間來臨,每天會有精彩的聲音在此舞台展現!
使用半月型的穹頂竹棚製作舞台背景,外敷經過植物染色暈染的布,讓表演者在竹編穹隆下演唱,如在天地之間、海洋之上!
而觀賞者觀看著有如在太平洋上演的浪漫場景和聲音劇碼。
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2018年
- 竹子、黃藤
「 巴特虹岸PateRongan」是新社部落的噶瑪蘭語,有船停泊靠岸的意涵,本計畫希望透過環境地景的裝置,呈現遷徙流浪的民族已經在此美好的土地安居,從宜蘭將水稻技術帶來的噶瑪蘭族人,百年來在新社半島上耕耘出海梯田上的繁榮景象,表達著人和大地共處共榮的有機樣貌!
「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使用噶瑪蘭族建造家屋的竹子、黃籐,以及牛糞、茅草、稻草泥土、石頭等自然材料,邀請和募集部落族人和有興趣蓋自然家屋及自然手作的朋友,一起參與,在新社半島的稻田裡,編造如庇護所的家屋意象!錯落地建構三間不同大小、有材質變化如同聚落家屋的地景。表達這裡的住民(噶瑪蘭族人、阿美族人等)落地生根、和自然和諧共處,且安適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理想生活;而這也是原住民族原本就具有的里山里海的生活經驗與特質。
破浪而出 噶瑪蘭.2018年
穿越山林與時空的編織廊道.2016年
- 竹子、黃藤
以園區的天橋為發想,是連結也是穿越的過道,這裡迎接來自隘寮溪古老部落山林穿越而來平原的風,充滿著山林與時空的流動感。
使用來自東海岸噶瑪蘭族漁獵文化常用的竹籐素材,運用手削竹片的柔韌彈性、手感溫度和編織結構的強度,集結協力的方式,在天橋上編造體驗式廊道空間,營造一種身體穿越時所感觸的場域環境。由輪口竹編圓形窗口看出,也用Sanku魚筌一體成形編織造型單純往內看入,看出與看入之間,人的內在風景與外在環境自然流動,古老技藝(記憶)與當下時空交疊。
飛行光體.2016年
重塑美好樹光.2016年
- 樹枝、回收舊布料、植物敲拓染
蒐集風災後的樹枝,運用生活舊布與植物新鮮枝葉進行槌染,再透過繩線等材質組合編造,期待用人的溫暖呵護,重新塑造受傷的枝枒,營造「重生」的意象。
也透過和植物枝葉的親密接觸和感情,重新連結人和自然的平衡關係。
輪口桐花 與 柔韌之屋.2016年
輪口桐花
- 竹子、手工紙、桐油
油桐、桐油,這是桐花存在的理由,作為過去年代的生計來源、生活的資材,如今褪去經濟功能,油桐樹以花的姿態,再次吸引眾人的目光,溫柔的小白花溫潤山頭,輕巧的飛舞旋轉釋放賞花者心裡最美的驚嘆!
以輪口編織法,結合透光的油紙與竹片,創造出旋動的窗口,散佈於樹林間,如同桐花層層疊疊綻放,每一只旋動竹織,就是一個舞動的框景。當陽光灑落林間,旋動的光影引領觀者窺看內部風景,進入土地與自然的時光隧道。
柔韌之屋
- 竹子、藤、鋼筋
與部落夥伴們,以大地之母柔韌的自主形象,來表達客家女性面對大環境考驗時柔軟而堅毅的精神;使用台灣在地竹子和黃藤強韌且柔軟的特性,用原住民魚筌的編織技法,塑造庇護之所的流動感,如風在吹~可讓人進入,感受柔韌之屋的內在力量。
大地之心-停駐與穿越.2015年
- 花蓮東海岸在地竹子、黃藤、漂流木、與植物
使用來自山林的竹、藤、樹皮布等自然樸拙素材和部落手工溫度的竹籐燈,合力編織出謙虛如大地的穹頂廊道竹棚,讓我們停駐、交流,穿越~對照周圍高樓林立逐漸都市化的城市景觀,淑燕期待內湖庄役場(活動中心-日據時期的人民會堂)提供居民另一種場所精神~保有與自然山林與土地同呼吸的謙卑姿態,以及編織社區文化、促其交流互動的廣闊視野。
於是規劃創作<大地之心-停駐與穿越>的竹藤編藝術裝置,帶來山林的竹、藤、樹皮布等自然樸拙素材,和經由部落原住民工藝好手的手工溫度處理的Sanku竹籐燈,在庄役場的廣場前,歷經半個月招募各地喜愛自然建築與手作的朋友,現場協力裝置,用竹片編製創作出如山脈起伏的交流迴廊。
什麼魚.2015年
- 漂流木、海洋垃圾
我們撿拾連部落居民燒柴都不想檢的細枝彎曲漂流木,讓居民用手的觸覺去感受漂流木流動的曲線,透過觸感讓直覺力帶著雙手去創造一個想像的形狀,組成一隻隻的海洋生物(立德部落)。
築巢樹屋.2014年
- 在地竹材
上林國小是座能看見群山的迷你小學,擁有許多悠久的老榕樹。陳淑燕以「綠色聚落」為創作概念來呼應雙溪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低碳環境,偕同竹藤編創作者杜瓦克·都耀,以及學校喜歡用樹枝作生活創作的林顧問,利用校園內的回收木料和修剪下的樹枝幹,在學校內搭建一座榕樹上的木平台,並採集在地竹材,發揮結構特性和竹線條及工藝之美,在平台上編造竹製巢居。
捕風捉影.2012年
- 香港嘉道理農場的植物樹皮與染料、蠟
在繁華都會的香港,有一座山,保留著豐富多樣性的森林和植物。 我用最原始的人與植物交手互動的開端,取用園區內植物,用剝樹皮、編結與編織的方式,經由許多人身體的勞動和協力參與,把植物纖維編織連結起來,如蛛蜘網般張掛裝置在老樹幹上;那編織的狀態,就像個人由內擴展到他人的連結,以及逐漸擴張與環境聯繫的姿態!
森之紋-木之彩翼.2012年
- 埔里紙廠紙漿、園區內的草纖及植物染料
有一群建築師團隊,懷抱著綠色建築與自然環境共處的理想,買下這片山林,並為此山谷中規劃了10多處與環境對話的建築,正在著手進行生態村的建設!他們期待園區裡綠色生態與藝術美感並行,於是與幾位藝術家合作~我選擇了園區入口的小樹林,做一件環境裝置來呼應這個環境的特質與園區的精神。使用埔里在地工藝產業保有悠久歷史又具特色的手工造紙為主要技術,與廣興紙寮合作,使用構樹紙漿;採集與運用<安靜的好玩>園區裡的植物,為纖維素材和染料顏色,團隊的工作夥伴協助參與,一起合作。
自然界的紋理是生命力歷程的脈絡,是環境影響的印記;樹幹節瘤的紋路是曾經受傷的痕跡,龜裂與剝落的樹皮紋路,是自然換膚的必然狀態!於是,我想讓自然的精靈為這個樹林創造神奇,在乾枯的樹身紋理上點燃想像的羽翼。
活性編織.2008年
- 在地竹材、黃藤、漂流木、植物
採集當地的自然植物素材(竹子、籐以及活著的藤蔓和蜜源植物等),集結校園內的老師學生和社區的人集體創作,連結原住民及祖先們使用自然資源的智慧和經驗,重新雕塑我們和自然、和生態、和文化的親密創造關係。
橘色海洋.2005年
- 植物染色(薯榔),棉布、海水、泥巴、陽光,環境行為與裝置
來自山上植物的色彩,經過陽光的強烈壓力,海洋的洗禮,轉換出既強烈又柔和的橘紅色。
這個染色過程,讓承接的介質-棉布,連接山和海的交滲關係,山裡來的顏色,適應甚至喜愛這裡炙烈的陽光。透過一種植物染色的過程做為媒介,看見環境物質之間彼此影響的証明;也呈顯主體被環境滲透轉變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