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左岸的台11線上 一處手工打造的透明敞開空間
光織屋融入在山海天之間,讓人看見創作者和自然環境共生的生活理念。
這裡是藝術創作者陳淑燕,與噶瑪蘭族的工藝家杜瓦克˙都耀,
兩人共同的創作空間,希望用以延續部落古老工藝,和推廣台灣在地自然纖維創作的基地。
Paterongan 巴特虹岸 織光人
喜愛大自然及原住民文化而來到花蓮東海岸的藝術家陳淑燕,和噶瑪蘭族的工藝家杜瓦克·都耀,在新社部落深耕多年,為保留珍貴的手藝也連結內在和自然的對話,積極投入在地素材與手藝的研發創作而成立光織屋(巴特虹岸)。
結合部落工藝師持續將具有原質精神的Sanku竹藤編魚筌、樹皮布、草木染、手造紙等古老手藝和在地素材,保留材料的處理與技術傳承,創新運用為簡樸溫暖的當代藝術創作、生活燈藝與空間環境裝置。
光織屋融入在山海天之間,讓人看見創作者和自然環境共生的生活理念。這裡是藝術創作者陳淑燕,與噶瑪蘭族的工藝家杜瓦克˙都耀,兩人共同的創作空間,希望用以延續部落古老工藝,和推廣台灣在地自然纖維創作的基地。
Paterongan 巴特虹岸
是噶瑪蘭族語:船停泊靠岸、萬物休養生息之意
光織屋用美好的心、靈巧雙手和身體勞動來營造神聖的心靈空間,使用在地原始素材和古老的技術,回歸人與土地最初的約定和親密關係,編造簡樸而溫暖的當代美學,呼喚每個人內在靈魂安居的所在!
陳淑燕 Chen Shu yen
纖維藝術創作者
2005年即來到花蓮東海岸,投入部落文化的纖維藝術創作者陳淑燕,喜好原始自然素材和古老工藝的心靈創作,作品常探索人的內在生命與與環境、原始自然的關係,擅長運用樹皮布、立體手工造紙、植物染色、植物纖維及複合媒材,創作立體造型與環境空間裝置。
杜瓦克·都耀 Tuwak·Tuyaw
部落竹籐編工藝家
同時擁有阿美族與噶瑪蘭族血統的杜瓦克•都耀,2008年起投入新社部落竹藤編的工藝傳承與創作,創作靈感源自於噶瑪蘭人緊鄰海洋、河流生活的漁獵文化傳統。擅長將烏葉竹、刺竹、黃藤等所製作出的Sanku魚筌,製作成各式生活空間作品和裝置藝術。
PateRongan © 2021